Nova Kwok's Awesome Blog

新大湾区游记——深圳/珠海篇

五年前,当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幸有机会来过一次香港,当时完成了博文「大湾区游记——香港」。

是啊,没想到这一过就是 5 年了

5 年后的最近又一次得以有空前往,考虑这次经济状况和时间窗口不像大学时那么拮据,便决定多花一些时间尝试一窥整个大湾区的状态。

见闻和认知会改变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以及旅行时心态的变化,我本身是一个很讨厌拍照打卡和跟团游的人,因为认为这并不是旅行,而是一场被安排好的定向徒步和消费,不仅不能增加对于个人的见识并改变自己的固有认知,还会让精心策划这些文案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是一个单输的结局。

本次行程从上海出发,直飞深圳,之后抵达珠海前往澳门,后折返回深圳前往香港,历时 N 天。

由于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多,本次「新大湾区游记」将会分为多篇文章记录,列表如下:

和往常的文章类似,本文不会按照流水帐记录行程,而是会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点进行记录。

这一次在深圳的行程可以简单总结为——深圳真暖和,猛开焕新款 Model 3,电鸡之城和「哇,蓝色的海!」,而珠海alt text的行程则是——「这就是慢节奏?感觉就是老破小呀?」

深圳

拍摄于深圳某地铁站内

电动自行车

在 2024 年偶然发现「新国飙电动自行车」在上海的使用场景很香了之后便开始关注这个领域,这一次到了深圳之后也许是所处地区的原因(福田区),感觉走在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新国飙电动自行车」,而且(对比上海来说)许多车都经过改装,「九号」的覆盖率很高,而且较大部分的人直接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且不戴头盔(甚至还带人),此外有相当比例的电动自行车可以直接听到控制器散热风扇的声音。

之前在 Twitter 上便有听说广东是「电鸡之城」,这回到了深圳感觉印象颇深。

气候

「去过了深圳才知道上海的冬天是有多冷」,这句话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直到回到上海的家中都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

在上海出发前还是秋衣+两层毛衣+羽绒服的搭配,且需要处处当心静电,到了深圳之后立即就变成了秋衣+外套一路猛冲,完全让人意识不到这是冬天该有的状态,舒适的湿度完全不用担心静电也没有任何很潮湿的感觉,这才应该是适宜的居住温度嘛!

蓝色的海(大鹏,鹿嘴山庄)

虽说上海也是海边城市,但是上海附近的海全部是清一色的黄色,如果要看到蓝色的海可能得去舟山(嵊泗)某处(见我之前的文章「海岛自驾旅行——嵊泗」),所以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很久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见到过 “真正好看的大海”。

这次来到深圳之后由于天气很不错,便拐上大学时好朋友 Allen Lau 白嫖了一波 Model 3 从福田附近一路冲刺来到了大鹏。

然后就是我目前见到过的最漂亮的海了!

较为晴朗的天气,非常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没有任何的 DDL 需要赶,在大鹏的那个下午是整段旅行中最惬意和放松的部分。

在海边走了一段时间时候 Allen 提议去附近的一个度假区看看,于是在「杨梅坑」附近吃了午饭之后乘船出发去被称为「鹿嘴山庄」,距离不是很远,但是要前往只有两种途径:

  • 观光车

于是我们选择了乘船去,观光车返回的路线:

过去的船票价格不算贵(35CNY),体验是相当刺激,一路以 40KM/h 的速度在海上冲刺。

本来以为是坐船,实际上是做了个头发

到了「鹿嘴山庄」之后才知道这里是「美人鱼」的拍摄地之一,于是就能看到标志性的东西:

走了大约 20 分钟便到达了真取景地的海边:

对于我一个很少看过蓝色大海的人来说,风景绝赞

当时的心情只能用「乐不思沪」来形容,甚至有想法搬到深圳长期居住。

这个洞就是「美人鱼」取景地的洞

说实话,这个电影和特效感觉和电影的时间明显脱节,剧情只能说符合周星驰的风格,但是整体观感比较一般

Model 3

离开了「鹿嘴山庄」之后回福田的路就正好白嫖了一把 Model 3(当然,还有其他时间也嫖了的)

整体感觉焕新版(或者说:无转向灯版) Model 3 驾驶体验符合在上海是静态体验和短暂试驾的状态,可能由于我的 FK7 行驶质感太差了,驾驶 Model 3 就是哪儿哪儿都非常舒服。

按钮(震动反馈)转向灯的设定在激烈驾驶的时候偶发有遇到按下去但是没有震动,且较小的转向灯提示音量会让驾驶员怀疑有没有开启转向灯(至少对于我来说会怀疑),但是如果日常开的话似乎只要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便能很快适应。

然后好像新版的 Model Y 又把转向灯杆给加回来了,非常抽象

此外作为汽油车车主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Model 3 的动能回收不可关闭,且只要松开了油门后面的刹车灯就会亮起来,什么强制不允许 Coasting 行为(入弯要么给油,要么刹车,绝对不会 Coasting)

未来如果这辆车二手价格能到 13W CNY 附近的话,似乎买来用来娱乐和代步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欢乐海岸

要不是有本地人介绍,可能深圳之行就去世界之窗了。

另一个深圳的目的地就是欢乐海岸,属于下午-傍晚放松散步的好地方:

岸边有许多海鸥和收费拍照服务。

旁边能看到深圳湾大桥,对面就是香港。

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皮划艇该多好

珠海

回味完了深圳,我们这就来到了珠海!

船!

虽然坐船只要 1hr 就能到,但是一到了珠海就有一种回到了三线小县城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和所处的香洲区有关:

在上海调研路线时发现深圳到珠海有船可以坐,这不得一定来体验一下?

坐船全程 1hr,速度大概在 50KM/h 左右,途中部分地方会彻底搜不到信号,且有一定概率可以搜到来自香港的信号。

破旧和慢节奏

在去珠海前和 Allen 吃饭的时候有聊到对于珠海的看法,和很多人一样,Allen 对于珠海的评价也是——慢节奏,我又问过什么是慢节奏,但是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最近也有和前 PingCAP 同事聊到不同的城市的居住体验,也有聊到云南是「慢节奏」城市,同样,我也问了一样的问题:「什么是慢节奏」,得到的回复是「那边的民宿的老板,还有饭店的老板,还有本地的居民,和他们聊天都感觉得到他们比较平静,状态也很好」。

细想一下,可能慢节奏是指——没有过度的经济追求的欲望带来的心态不平衡以及平和的生活?

如果这样想的话,那确实,北京/上海等城市更大的开销(主要是房产,北京的话可能饮食也是一个大头)带来的许多(尤其是非上海本地有房有车的)人对于收入上的追求以及心态的变化。

比如说在上海作为程序员相关工作 3 年没个 40K/mo 可能根本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并暗自想自己未来也要 40K/mo

比如说看到同事家里人均两辆车,一辆电车代步,一辆 Civic Type-R 作为玩具,并暗自想自己未来也要搞两辆车,而且都得是沪牌!

对比之下如果不在一线城市,而在一个消费不高的城市,可能 10K/mo 不到的月薪已经足以支撑每月较为舒适的生活了。

当然,这个还是得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想要的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的,还是外界给灌输的,或者是由于生活的城市的房价给压的。

如何获得一个平和的心态呢?多少的现金才会让自己满意和安心呢?哪个城市/国家才是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呢?

我没有答案。

骑车和日月贝

在上海我是一个经常骑车的人(无论是公路自行车还是新国飙电动自行车),但是出来旅行的时候似乎会习惯性忽略身边的骑行工具,导致在城市之间穿梭的时候靠腿走路,不仅行动速慢,而且还走不了多远。

这次来到了珠海之后学会了使用共享单车的技术,开始把身上的装备(装了相机和电脑的背包和三脚架)放在共享单车的车筐内。

行动速度一下子就 x5 了!

由于住在香洲区,情侣中路附近,所以骑车沿着海边溜达成为了一个必备项目,发现了周边被称为「日月贝」的建筑,一路猛骑。

期间还发现有直升机游览项目,价格 400CNY 附近,考虑了一下性价比和天气决定放弃了(虽然感觉还是有点小遗憾)

由于珠海作为一个从深圳到澳门的中转站,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至此珠海的主要行程已经结束。

小结

从短暂的停留来看珠海和深圳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城市,即使这俩城市只相隔了 1hr 的车程,可能有点像是上海和嘉兴的关系,珠海整体消费水平更低换来的是感觉明显更差/脏的居住环境,但是环境整体情况又会和经济水平挂钩,除非像澳门/香港一样引入重罚(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太多「破旧」的整体风格)。

呆惯了上海这样的城市之后就会有带着上海的眼光去评判其他城市的布局(当然,不得不说,杭州/苏州的交通情况是真的糟糕)和概要,从这个视角来看深圳和上海体验是差不多的(甚至路上的车基本都会使用转向灯),所以体感除了电驴多了许多以及冬季气候更加舒服以外没有感受到太大差异,而珠海就是印象中的老城区的感觉了,从深圳到珠海后还得适应适应。

那么,我们即将在最后一站——澳门见!

#Chinese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