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 Kwok's Awesome Blog

我们在学校的时间都浪费到了什么地方——对于我校现状的一点杂思

最近有一些偶然的机会给隔壁专业的同学写了一点程序,也旁听了两个课程“答辩”,结合一年之前的一些相关事件和最近学校举行的所谓项目实训中与一些老师的交流,有一些感慨,也更新了我对于我们在校时间到底被浪费到了什么地方的感想和认知。

先说结论:目前我所接触的同学中,其实有很多同学是几乎完全没有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无论(在校考试)成绩好坏,成绩好一些的同学大部分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学校安排的课程和所谓实验上面,而对于成绩差一些的同学大部分既没有花时间在学校安排的课程上,也没有花时间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上。

上文提到的隔壁专业指的是我校信息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由于各种偶然的原因我和这个专业的学生 / 老师交流较多,了解到的信息也相较其他专业而言要多一些。最近被叫去写程序是一个关于信号量化,以及调制的问题,另一个事件是他们专业的课程设计——通信协议的模拟,需要使用的是 NS3。

对于前者被要求(帮忙)写的程序,估计是符合大多数相关(与硬件有一些挂钩的)专业的情况,上来通篇大量无法阅读的类 C 代码,然后在一个奇怪的地方按照一些奇怪的要求和算法写着一些并不好用的类 C 代码,编译成 dll 后寄希望于上天保佑可以运行,所以对于这类情况大部分同学最终还是选择 “复用他人的代码” (或者更有甚者也就直接 “复用” 了他人的实验报告),毕竟作为学校来说,学生的掌握程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交了报告,卷面考试前放出一些会考试到的题目,使得及格率大于某一个比例,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学生得到了学分可以正常毕业,老师也得到了应有的工资,这样双方都不至于很难看,对于上层领导也说的过去。

校内现状

说到这里想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随意打开一台电脑都可以看到各种软件到处都是,各种中文目录,各种破解工具等等… 我想这个不仅仅与学校的 ”培养计划“ 有关,也与完全不合格的开学教育有关。我承认,虽然经过了高考,但是刚刚进入大学中的同学们能力水平和对于相关专业的认识水平差异非常大, 这个或许也是学校安排开学后的一些 “xx 导论” 的初衷,当然,这个初衷或许是好的,不过可能也仅仅如此了。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开学的 “xx 导论” 我们学习到的是如何使用破解版 Office,老师鼓励并且指导我们下载并且解压一个绿色版的 Office,且不去讨论这个行为是否合理,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我已经看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同学们的操作,有的同学把压缩包解压到了桌面上,有的同学丢到了 C 盘根目录,有的同学放在 U 盘上,有的同学去安装了 WPS,有的同学… 似乎连下载都成问题…

写到这里不禁又在想一个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是教师能力问题还是同学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亦或是教学方式有什么问题?这里已经是一个非常简单地例子了,可以类推地想到,每一次学校课程中涉及到一个新的软件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几乎就是一场灾难,无论是安装 Java , Python 还是 Node…(当然最有趣的还得是 Linux 课程了,看同学从早到晚地救系统,修 GRUB,然后最终还是使用了虚拟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一些同学问我的问题我也就只好:“太忙,你问问看别人吧”,因为我知道,当对方的电脑展示在我面前,看着他那二次元主题的桌面,从学校超市买的廉价的发着各种颜色光的鼠标和键盘背光灯,桌面右下角各种 “安全软件” 的弹窗,字体被改的面目全非,屏幕上面全是指纹印的时候… 我是完全没有看第二眼的想法的,因为当你开始解决问题的时候对方提供完唯一的信息:”这个我昨天还可以用的,我也不知道改了什么,今天就不能用了,你帮我看看嘛“,后,便是继续打开 QQ 和同学说:我找 xxx 帮我弄了,晚上去哪儿玩啊。

对于他们而言,既没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甚至利用搜索引擎的能力都成问题,这样的人真的… 感觉没有必要使用自己的时间帮忙,类似的问题还有如何安装系统之类,除非有特殊的目的以外,还是把这类需求留给其他同学吧…

当今编程界的主要编码方式分为有两大流派,一派以 Clone Github 的代码库为主,另一派则以 Copy StackOverFlow 上的答案为主。另外,还有一个不被编程界承认的非主流流派,以拷贝百度搜索的代码为生,加上 CSDN 等论坛上充斥了大量互相抄袭的不可用代码,或许对于没有英文基础和搜索引擎使用能力的他们,这样才是最好的归宿…

最近和一个老师的交流中也有如此看法,由于我对于其他同学而言都是学生,对于他们的请求置之不理最多就是被认为所谓的 “高冷”,但是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之后几乎是不得不出面解决的,他也有类似的感慨: “很多人的环境都弄的太乱了,而且大家遇到问题之后都不喜欢看错误报告,只会不停地说‘我昨天还可以用的今天就用不起了’,真的很想把他们的电脑全部重新安装一遍."。

开头的例子

回到我遇到的第一个情况,那个同学最终还是考虑复用了其他人的代码,并没有使用我按照其提供的流程而编写的代码,似乎是因为我自己定义的一个函数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会遇到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需求很简单,安装 VirtualBox,安装 Ubuntu,编译并安装 NS3 就可以了… 为此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下载镜像并构建了一个可用的虚拟机(基于 Ubuntu 18.04),到头来还是被对方嫌弃不好用并且转而去找一个学长要了一个基于 VMware 的很老的版本(基于 Ubuntu 9)开始 “实验”,具体实验是如何完成的,我不知道,但是同样我不认为对方有相应的编程能力…

此外,以一个常规的理解,一个课程的 “实验 / 设计” 应当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是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一个实践场地,但是以我的观察来说,很少有发现真正值得花时间去尝试的 “实验”,大部分的实验毫无创造力,且年年重复,因为这样对于教师而言非常省事,只需要第一年花点时间想一下实验可以安排什么,之后的每年都直接 ”复用“ 之前的实验就好了,类似的数据库实验要求使用 SQL Server 2000 什么的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虽然大部分同学还是按照要求去下载了老师传到 QQ 群中的破解版 SQL Server…

不禁想到在中国初高中应试教育中已经被磨灭了大量创造力的同学们到了大学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着完全没有实践价值的 “实验”,一些 GPA 高一点的同学就学会了如何划水,如何混入他人队伍中,出最少的力得到学分,并且在毕业后也会保持这四年依赖别人的划水的习惯,成为一个喜欢玩套路的人,GPA 低一点的同学就会考虑自己花时间从互联网寻找相关的 “xx 实验报告"用来交差,毕业后或许搜素引擎的使用能力能有所提升,而稍微有点自己探索想法和方向的同学也会迷失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条路,划水这种行为在他们的价值观中是不好 / 可耻的,但是如果要自己做那么多 “实验” 的话就没有时间用于自己的探索了,这样的选择都是很可悲的。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会套路的人可以在学校中自己完成最少事情的情况下最多地从他人处获利,只要不点名就绝对不去上课,考前获得 “复习题” ,考试的时候背板能力天下第一,获得表面上非常光鲜亮丽的成绩,而另一些人就成为了 “沉默的大多数”,成为每年毕业生中统计人数的一个数字,从一些人的交流情况来看,似乎毕业后要么培训机构的 “焦虑刺激” 下加入培训机构,培训几个月后加入一些企业从基层开始做起,要么可能会从事着与自己目前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当然,也有些人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毕业前已经买房准备结婚的就不属于考虑之列了,拼爹不是本文想讨论的内容。

所以总体来看,其实情况挺悲观的,不过…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人在做,天在看,太过分了肯定是不科学的。

——某杰哥

#Chinese #Random Thoughts